廈門9條智能建造經驗全國推廣 入選數量居全國前列
- 發布時間:2025-07-30 10:20:59
- 來源:中宏網
中宏網訊 近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發展智能建造可復制經驗做法清單(第四批)》,廈門在完善政策體系、豐富技術體系、培育產業體系等方面提出9條經驗做法,獲住建部高度認可,并向全國推廣,為建筑行業轉型升級提供了可復制、可借鑒的“廈門方案”。據悉,此次廈門入選經驗做法數量,居全國前列。其經驗做法系統性強,覆蓋智能建造發展關鍵環節。
完善智能建造政策體系
1.出臺中長期政策規劃
出臺《廈門市促進建筑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將發展智能建造新質生產力作為2025-2029年促進建筑業高質量發展的主要目標,制定構建智能建造發展體系、加大項目示范引領、大力推進智慧工地建設、鼓勵智能建造試點示范、實施容積率核定優化、推動產業集聚化發展等六項重點任務,逐項明確責任單位,高位推動智能建造中長期發展。
2.推動試點工作向縱深發展
廈門發布第二批智能建造試點企業名單,重點培育一批具有智能建造系統解決方案能力的建筑工程總承包企業以及勘察設計、裝備制造、信息技術等細分領域骨干企業,持續推動智能建造試點工作向建筑市場各領域縱深開展。
3.明確智能建造項目應用技術
印發《廈門市促進智能建造產業發展的若干措施》,要求新開工建筑面積5萬平方米以上的政府投資房屋建筑項目,原則上應實現智能建造技術“應用盡用”;鼓勵有條件的總建筑面積5萬平方米以上的社會投資房屋建筑項目和造價2億元以上的其他項目應用智能建造技術。
4.推動支持政策細化落地
廈門出臺信用政策,激勵試點企業和試點項目積極應用智能建造技術。根據企業在智能建造試點工作中的貢獻,給予不同檔次的信用激勵政策。已有35家設計企業、63家施工企業、40家監理企業,獲得信用激勵。
豐富智能建造技術體系
1.加強試點示范工程跟蹤問效
廈門發布2024年智能建造試點工程項目名單。
2.出臺技術標準
廈門發布11項智能建造技術指引。其中,3項智能裝備建設指引,用于規范工程裝備的安裝、使用、拆卸、維護等;7項建筑機器人建設指引,用于指導項目規范化應用建筑機器人;1項互聯網平臺建設指引,加快推動智能建造產業鏈融合創新。
3.制定計價標準
廈門發布建筑機器人補充計價依據和計價方法。明確建筑機器人的使用成本和費用計算方法,與現行計價體系配套使用,為建筑機器人項目應用提供計價依據。
培育智能建造產業體系
1.構建智能建造產業鏈
廈門積極建設建筑產業互聯網平臺。重點打造基建工程產業互聯網一體化平臺,構建“監管-參建單位-工地現場”三級管理體系,在本地重點工程中積極試點應用,有效推動產業數據互聯互通,強化企業優化資源配置能力。
2.探索專業技術人才培養
廈門通過舉辦智能建造技能競賽、技術研討會和專題培訓會等活動,提升智能建造專業技術人員的理論和技術水平,推動行業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升級。支持相關單位在“數字工匠”工業互聯網人才培養基地召開智能建造數字專員培訓班,首批35名學員完成培訓。
廈門市通過政策、技術、產業、人才多維度協同發力,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且可復制的智能建造發展路徑。此次9條經驗獲全國推廣,標志著“廈門方案”在推動建筑業新質生產力發展,實現高質量發展方面具有重要示范意義。(廈門市住房和建設局建筑業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