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數據要素的乘數效應加速新質生產力的形成
- 發布時間:2024-01-22 10:43:23
- 來源:中宏網
中宏網北京1月17日電 1月17日,聚焦“發揮數據要素乘數效應,賦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釋放‘數據要素×’三年行動計劃發展新動能”主題,中宏論壇第四十五場在線研討會召開。中國人民大學數字經濟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程華應邀出席論壇并作了主題發言。
以下是程華的發言:
繼習近平總書記在2023年9月考察黑龍江時首次提出了“新質生產力”的概念后,2023年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使用了這一概念,強調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特別是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新質生產力。新質生產力是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的當代先進生產力。新質生產力的“新”聚焦于生產要素的新變化和新組合,預示著生產力的新一輪躍遷。
2024年1月,國家數據局等17部門聯合印發了《“數據要素×”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旨在推動數據要素的高水平應用,推進數據要素協同優化、復用增效、融合創新,標志著數據要素的市場化建設從理念形成深入到了實踐探索階段。
可以說,“數據要素×三年行動計劃”的推出,是根據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形成的重要舉措,而數據要素乘數效應的有效發揮,將是激發我國生產力在數字技術快速發展背景下實現躍升的關鍵。
首先,數據要素的特質與新質生產力的內在要求是天然契合的。從經濟學角度看,新質生產力代表一種生產力的躍遷,它是科技創新在其中發揮主導作用的生產力,高效能、高質量,區別于依靠大量資源投入、高度消耗資源能源的生產力發展方式。而數據要素不同于傳統的資本和勞動要素,作為生產過程的投入,它具有非競爭性的特點,可以共享、可以復用,甚至在使用過程中實現新的增值。在數據要素生成過程中,往往使用頻率越高,價值越大,使用范圍越廣闊,價值越大,這直接驅動了數據要素積累過程中的規模收益、范圍收益遞增的現象。這與新質生產力內在的高效能、低消耗的要求是天然契合的。
其次,數據要素乘數效應的發揮,可以提高科技創新的速度,從而推動新質生產力的快速形成。科技創新是新質生產力的核心驅動力。在《“數據要素×”三年行動計劃》中,直接指出要推動科學數據有序開放共享,以科學數據助力前沿研究、支撐技術創新、支持大模型開發、探索科研新范式等。直接強調了數據要素的有效利用在科研創新中的重要性。具體來看,數據要素,不僅是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新科技研發的必要“原材料”,也是優化研發流程、提高研發效率的“助推器”,更是推進跨學科、跨領域協同創新、推動科研組織方式變革的“潤滑劑”。
第三,數據要素乘數效應的發揮,通過數字技術賦能傳統產業和培育新興產業,推動新質生產力的動能落地。培育新質生產力,產業發展是根本,在《“數據要素×”三年行動計劃》中,重點行動落在了產業發展上,提出了工業制造、現代農業、商貿流通、交通運輸、文化旅游、應急管理、城市治理等十二個重點行業中數據要素乘數效應發揮的重點方向、方式和具體領域。相信一些示范性項目、成功案例的落地,可以引領相應行業的快速發展。
當然,通過發揮數據要素乘數效應推動新質生產力的快速形成,一方面,我國具有自己獨特的優勢,數據規模世界居首、待挖掘的潛力足,消費互聯網、平臺經濟等數據密集型產業的發展位居世界前列;但另一方面,也需要清醒地意識到,如果“乘數”本身小于1或者為負,乘數效應就不是倍增的,而是遞減甚至是負的效應。因此,防范數據要素在行業發展過程中的風險,充分評估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興技術的安全性,審慎對待數據資產入表,提高數據質量和數據治理能力等等,防止行業一哄而起可能帶來的混亂是需要倍加警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