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省通辦”是惠民生、得民心的重要舉措
- 發布時間:2022-10-10 08:34:33
- 來源:中宏網
日前,國務院常務會議進一步部署推進政務服務“跨省通辦”擴面增效舉措,激發市場活力便利群眾生活。政務服務“跨省通辦”,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要舉措,是政府簡政放權的體現,提高了創新監管和高效服務的能力。通過建設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深入推進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和開展“互聯網+政務服務”等舉措,聚焦個人服務高頻事項和企業生產經營高頻事項,涉及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極大地提高了民眾對政府的信任和滿意度,是一項惠民生、得民心的重要舉措。
本次會議主要部署推進政務服務“跨省通辦”擴面增效舉措。第一,擴大了服務的事務范圍。在已實現187項政務服務“跨省通辦”基礎上,新增22項覆蓋面廣、辦理頻次高的事項。增加企業電子繳稅、完稅證明開具和個人臨時身份證辦理、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登記等事項“跨省通辦”。第二,加強信息共享。加強政府部門信息共享,統一業務標準,推動更多“跨省通辦”事項網上辦、一次辦;滿足老年人等線下辦事需求,推行幫辦代辦等服務。第三,依法保護個人隱私和企業商業秘密。在加強數據共享的同時,注重保護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防止濫用或泄露。
政務服務“跨省通辦”有利于激發市場活力,便利群眾生活。第一,“跨省通辦”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辦事效率。與群眾生活和企業經營密切相關的100多個“跨省通辦”事項先后落地,有效解決了群眾“多地跑”“折返跑”等問題,“跨省通辦”實現了減時間、減環節、減材料、減跑動,提高了辦事效率。第二,“跨省通辦”有利于激發企業活力。推動企業等各類市場主體登記注冊和涉企經營許可等事項“跨省通辦”,簡化優化各類跨地區投資項目審批、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等流程手續,使得企業更加高效專注地開展生產經營活動,激發企業活力。第三,“跨省通辦”為異地居住者帶來便利。實現教育、就業、社保、醫療、養老、居住、婚育、出行等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事項的“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地辦”,便利群眾異地辦事,提升了人民群眾獲得感。第四,“跨省通辦”提高個人信息透明度。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逐步完善統一身份認證、電子證照、電子印章等支撐能力,推動高頻電子證照標準化和跨區域互認共享,“全程網辦”業務模式深化、“多地聯辦”業務模式優化等使得個人信息網絡化程度日益加深。第五,“跨省通辦”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防止腐敗?!翱缡⊥ㄞk”使得個人信息和企業信息更加公開透明,各類事項辦事流程簡化透明,實現多地部門協同辦理與監督,這從一定程度上能夠多方面預防腐敗行動。
加強加快政務服務“跨省通辦”實施的建議。第一,加強黨的領導,落實主體責任。明確各部門責任,國務院辦公廳負責統籌協調,明確各事項責任單位、時間表、路線圖等,各地區各部門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層層壓實責任,強化經費保障,加強部門之間協同配合,確保改革任務盡快落地見效。第二,加強宣傳推廣力度,讓百姓家喻戶曉。政府網站及政務新媒體要做好有關政策匯聚、宣傳解讀、服務推廣和精準推送,各地區各部門向廣大人民群眾及時公開工作進展和成效。第三,加強對政務服務工作人員技術培訓。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手段的應用,需加強政務服務隊伍建設,開展窗口人員“跨省通辦”業務培訓,提高“跨省通辦”服務能力和水平。第四,加強監督和檢查。加強業務流程事中事后監管,推行“互聯網+監管”和信用監管,確保事有人管、責有人負,完善評價規則,對工作落實不到位的情況予以通報批評處理等。第五,加強數據共享的同時,確保數據的安全性,注重保護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防止濫用或泄露。建立權威高效的數據共享協調機制,明確數據共享供需對接、規范使用、爭議處理、安全管理、監督考核、技術支撐等制度流程。加強數據共享運行監測,提升數據質量和協同效率,保障數據的及時性、準確性和安全性。(作者:王琪延,中國人民大學長江經濟帶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休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杜治仙,中國人民大學統計學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