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舉 推動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
- 發布時間:2021-09-13 13:55:15
- 來源:中宏網
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十四五"時期我國城鎮就業壓力依然較大,要繼續把就業擺在經濟社會發展和宏觀政策優先位置,強化政府責任,堅持市場主導,推動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工程,當前我國面臨著較大的就業壓力,不可掉以輕心。我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勞動年齡人口持續減少,但我國就業總量壓力依然很大。據統計,到2025年我國勞動年齡人口仍有8.45億。在總量壓力依舊的同時,結構性問題依然突出,"招工難"與"就業難"現象同時并存。從區域來看,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等地區經濟活力強、產業發展快,對于勞動力需求很大,但是往往出現"招工難"現象;大部分中西部地區,雖然近年來經濟社會發展普遍向好,但勞動力總體呈現凈流出態勢。從技術進步和產業變革來看,機器對人力的替代對勞動力市場產生重大影響,當前特別是在勞動密集型產業,有越來越多的人工操作型崗位轉化為機器操作崗位。從就業意愿來看,新增勞動就業崗位多是來自服務業和制造業,而新增勞動力中占比超過一半的高校畢業生對此就業意愿不強。特別是2020年暴發的新冠疫情,對就業工作帶來很大負面影響。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就業工作,"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要"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針對此次新冠疫情影響,2020年3月18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強化穩就業舉措的實施意見》,提出了一系列應對疫情沖擊全面強化穩就業的舉措,以保持就業形勢的穩定,這次國務院常務會又提出推動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的五項針對性舉措。"十四五"時期,要根據國內外發展環境的重大變化,針對我國就業領域的主要矛盾,堅持問題導向優化就業政策,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一是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政策。應更注重穩就業保就業,把就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目標,統籌實施保障和促進就業創業的財政、稅收與金融政策,重點解決結構性失業和應對勞動力供給不足問題。二是優化勞動力供給。結合我國勞動力人口總量以及結構的新變化,著眼于積極應對新一輪科技創新和產業變革,深化職業教育改革,改善就業環境,全面提升勞動者素質和技能水平。三是加強對勞動力市場的監測評估。從就業主體、區域、產業等不同維度,加強對勞動力市場的監測和評估,及時發現問題,優化政策措施。四是著眼于實現共同富裕。要緊緊抓住"就業"這個牛鼻子,創造更加公平、暢通的就業環境和渠道,進而形成人人享有的合理分配新格局,引導廣大人民勤勞創新致富,走向共同富裕。【竇勇,中宏觀察員、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員】